生活中是需要情绪发泄还是需要隐忍
作者:检测通查重 发表时间:2021-06-23 21:03:25 浏览次数:209
从网上表情包“冷血杀手无感”到面无表情的“扑克脸”,再到火热的社交动物表情包“没关系,有点累”,大家正在经历一波“去情绪化”。久而久之,快乐与愤怒、善恶的界限模糊,感官退化。
从进入职场的第一秒开始,成功的学习就开始向你推销:合格的成年人需要与愤怒和泪水保持距离,有权势的人已经放弃了情绪。因为情绪和工作效率成反比,因为情绪会影响你的人际关系。
面对这些铺天盖地的“情绪管理”职场秘籍,我们把负面情绪压抑在箱底,学会做“安静”的成熟成年人,甚至崩溃都要沉默。但是,“情绪管理”本来应该是帮助我们探索和平衡自己的一种手段,在实践中却被简化为“情绪压抑”。
在情绪感受和表达的失调中,我们的情绪机制逐渐变得不正常,导致抑郁、MoMo、激情丧失、疲惫。情感不仅与个体心理有关,还受社会制度和资本逻辑的控制。在情绪感受和表达的失调中,我们的情绪机制逐渐变得不正常。
“我已经忘了怎么哭了。”在知乎,有年轻人这么说。“工具人”、“过劳死”、“加速社会”等概念持续升温,同样是时代病的“情绪衰竭”又来了。情绪衰竭是过度工作和持续压力导致的身体和情绪衰竭的慢性状态。经过一系列“外化”后,情绪的生理机制开始出现异常状态,如情绪紊乱、麻木等。
在生活中,我们看到大量人们被生活的压力抽打到了“情绪流产”。工作久了,像个机器人。任何情绪波动都成了一种矫情,“每次求助都会被说矫情”。身边的朋友也不停的说自己“情绪衰竭”的症状。即便分手了,没时间让自己难过。
过了一段时间,他们发现自己对自己的感情生活就像一颗死了的心,没有悲伤,也没有喜悦;深陷债务,只能让工作剥夺我的生活。接受现状后,我陷入了“人生一无所有”的怪圈。这种被掏空的感觉就是“过劳时代”的特征。
情绪衰竭往往给我们的错觉—没有悲伤,没有喜悦,没有梦想,没有幻想,没有爱,没有恨。但相对于“超脱生死”,情感枯竭的感觉更像是“生死只靠呼吸分开”,既不是死也不是无生命。
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知网查重的信息,童鞋们可以到文博查重系统知网查重了解查询。
学术不端查重入口:https://www.jiancetong.cn/本站声明: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。